女性中,子宫颈的病变属于极为普遍的健康问题,其中最严峻的形态即为宫颈癌。在女性肿瘤的范畴内,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,排行第二。
说到宫颈,还有个耳熟能详的“病”——宫颈糜烂。人们往往因为“糜烂”一词感到恐惧,认为它意味着宫颈溃烂、发臭,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子宫。
然而,实际上这个术语仅是医学史上的一次命名错误。自2008年起,“宫颈糜烂”这一病名已被废除,取而代之的是“宫颈柱状上皮异位”这一生理现象的描述。
女同胞们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,一去体检,十次里有八九次医生都会跟你说有宫颈糜烂。但其实,这个听起来挺吓人的“宫颈糜烂”,专业点讲应该叫“宫颈柱状上皮异位”,这其实是咱们女性身体里再正常不过的小变化。多半是因为激素调皮捣蛋,上皮层位置变动一下,等荷尔蒙消停了,那些所谓的“糜烂”也就悄悄地消失了。
我们先来讲讲宫颈的结构,子宫的下端连接着宫颈,它位于子宫的底部,与阴道相连。
展开剩余86%成年女性的宫颈长度大约在2.5至3厘米之间,大约相当于一个手指关节的长度,其粗细因个体差异而异,也与生育经历有关。
宫颈就相当于子宫的开口,虽然体积不大,但是作用多,受到的风险也多,容易患病。这些疾病有的虽然名声在外,但实际危害却很小;有的则鲜为人知,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。
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,除了“大名鼎鼎”的宫颈糜烂其实并非疾病,还有哪些宫颈病变是需要注意的,哪些根本不是问题。
在说疾病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宫颈。
宫颈表面有两种不同的细胞,分别是“鳞状上皮细胞”和“柱状上皮细胞”——
柱状上皮细胞:位于宫颈管内,它们的表面较为粗糙,能够分泌粘液,形成一道
天然的屏障,帮助精子穿过宫颈进入子宫
鳞状上皮细胞:主要分布在宫颈外口,它们的表面光滑,颜色较浅,能够抵御外
界的侵袭,保护宫颈不受感染
在细胞交界处,我们称之为“原始鳞柱交界”,当受到特定刺激时,柱状上皮细胞会向下滑动,此时两者的交界位置我们称之为“生理鳞柱交界”,而原始与生理鳞柱交界之间的地带,我们称之为“转化带”。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宫颈的结构。
01
宫颈腺囊肿
又称“纳氏囊肿”,说白了就是一个小水泡,就像脸上长的青春痘一样,宫颈腺体负责分泌具有特定功能的分泌物,例如宫颈粘液,随后需要通过特定的管道输送到所需位置,这个管道被称为“宫颈腺管”。若此管道受阻,分泌物便无法排出,积聚并滞留在某一部位,从而形成囊肿。
什么情况下会被堵住呢?
新生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开口或深入腺管内;
腺管周边的结缔组织增生或形成瘢痕,压迫腺管,导致腺管狭窄甚至闭塞,腺体分 泌物的引流因此受阻。
就是说没啥事,没有其他问题的话不用管
如何预防纳囊
①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,特别关注私密区域及性健康。
②适度进行性生活,采用科学的避孕方法,尽量减少频繁的人工流产,以降低宫颈受到的机械伤害。
③对妇科炎症给予足够重视,月经期和产后避免性行为和盆浴,积极应对阴道炎和宫颈炎。
④定期接受妇科检查,对于已婚女性,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,并且每1-2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(包括HPV和TCT检测),确保妇科疾病能够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。
02
宫颈炎
宫颈炎,妇科里的“大红人”,尤其在那些正忙着生宝宝的女性中特别常见。这病通常是被一些坏细菌或病毒给“入侵”了,有时候不小心弄伤了也会感染。
宫颈,就像是生殖道的“门卫”,它得时刻保护着不让坏东西往上跑。宫颈与阴道相接的鳞状上皮是延续的,因此可因阴道炎症而引发宫颈炎。再往上,宫颈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,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差,如果被性生活、生宝宝、小产或手术这些“大动作”给弄伤了,那感染的机会就大了。
临床上将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。急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宫颈红肿,分泌物增多,粘稠甚至有异味,常伴瘙痒灼热感。但别担心,很多人可能压根儿感觉不到这些。
急性炎症若未及时治疗或病原体持续,可转为慢性炎症,慢性炎症临床常见。慢性宫颈炎表现为宫颈糜烂、肥大、黏膜炎、息肉、腺囊肿和外翻等。
那该如何预防宫颈炎?
1. 注意休息:过度劳累和熬夜会降低免疫力,增加宫颈炎风险。确保充足睡眠可减少此病发生。
2. 补充营养:建议食用富含维生素、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,以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3. 保持性生活卫生:性生活前后清洁私处,使用可靠避孕措施,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。
4. 选择宽松透气内裤:紧身或不透气内裤可能滋生病原微生物,不利于健康。
5. 不盲目使用阴道清洁洗液:没有医生指导,使用这些产品可能导致菌群失调,引发阴道炎或宫颈炎。
6. 定期妇科检查: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检查,特别是生育过的女性,因为分娩可能损伤宫颈,增加炎症风险。
03
宫颈息肉
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,由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宫颈管黏膜增生形成。
小息肉通常无症状,体检时发现;大息肉可能引起分泌物增多、不规则出血和月经量增大。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,很少癌变。无症状的小息肉无需治疗;有症状的大息肉应尽快手术摘除,手术简单,无需担心。由于息肉可能复发,需定期复查,并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,积极治疗宫颈炎症。
04
宫颈癌
我们熟知的梅艳芳因宫颈癌去世,也有众多女性因宫颈癌饱受煎熬。尽管宫颈癌令人畏惧,它却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具有“三个唯一”特征的癌症:病因唯一明确、可早期预防和治疗、并且是唯一可以被根除的癌症。
宫颈癌是妇科中最普遍的恶性肿瘤。原位癌的高发年龄段为30至35岁,而浸润癌则为45至55岁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。
几乎所有的宫颈癌(99.7%)都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,这也是近年来疫苗推广力度加大的原因。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之一是接触性出血。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关系,就像步骤一和步骤二,如果不注意癌前病变,它可能会演变成癌症。
然而,大家不必过度恐慌。大多数宫颈癌与持续的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有关,而80%的女性在一生中可能会感染HPV病毒,但大多数情况下,她们能够自行清除病毒。持续感染通常需要大约10年时间才可能引发疾病,因此在宫颈癌形成之前,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防和治疗。
宫颈病变有什么症状?
宫颈病变通常无明显症状,约50%至70%的病例在早期不会表现出特殊临床症状,导致许多女性在体检时才得知自己患病。常见的警示信号包括性生活后出血、持续的宫颈糜烂、性接触后或妇科检查后的出血、长期白带带血以及下腹隐痛。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着宫颈病变,特别是下腹隐痛可能与宫颈癌有关。
预防宫颈癌需遵循三个步骤:首先,9至26岁女性应接种宫颈癌疫苗,尤其11至12岁女孩接种效果更佳;其次,女性应在18岁或性活动三年后开始定期进行宫颈抹片检查,20岁后每年至少一次巴士实验,30岁后根据以往检查结果和医生建议,每两至三年进行一次;最后,定期进行HPV检查有助于预防宫颈癌。
温馨提示:小问题不解决,拖久必出大问题
尽管所谓的“宫颈糜烂”实际上可能只是自我惊吓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宫颈的健康状况。
绝对不可以!作为女性,我们必须重视宫颈的保养,这至关重要!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宫颈癌的发生,因为宫颈癌或其前期病变,也常以“宫颈糜烂”的形式出现——通常有三种症状:阴道分泌物增加、接触性出血、以及阴道不规则出血,稍不留神,这些症状就可能被忽略。(然而,只有由HPV感染引起的“糜烂”才有可能演变为宫颈癌。)
发布于:广东省新宝配资-按日配资炒股-配资投资平台-靠谱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