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古至今,夫妻间的称呼一直充满趣味。现代新婚夫妇的昵称五花八门,而古代人对配偶的称谓更是丰富多彩,远比我们熟知的娘子相公要复杂得多。
古代对妻子的称呼暗藏玄机
你可能不知道,古人对妻子的称谓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,不是随便什么称呼都能用的。比如你下班回家喊一声梓童,轻则丢官,重则满门抄斩。这个看似温柔的称呼,在春秋时期可是诸侯正妻和皇后王后的专属称谓。
夫人这个称呼也不是谁都能用的。汉代以后,只有王公大臣的妻子才能获此殊荣。而在汉代之前,这个头衔更是专属于诸侯和天子的配偶。至于如夫人这个称呼,乍听像是《甄嬛传》里的封号,实则是用来形容那些地位堪比正妻的贵妾。《梦华录》中的张好好就是典型例子,虽为妾室却享受着正妻的待遇。
展开剩余67%宋代时娘子一词还只是对未婚姑娘的敬称,已婚女子可不敢应这个称呼。直到元代它才逐渐演变为对妻子的爱称,明代时这个用法才真正普及。
丈夫的称谓演变史
翻阅古籍会发现,远古时期夫妻关系相对平等。那时妻子称丈夫为良人,丈夫也可以这样称呼妻子,这个称谓没有性别限制。到了魏晋时期,为了区分性别,妻子开始称丈夫为某郎,这个亲昵的称呼在隋唐演变为郎君。
宋代时,随着男权地位的提升,官人成为主流称谓。需要说明的是,西门大官人可不是西门大老公的意思,而是指一家之主。这个时期女性地位明显下降,连李清照这样的才女,在离婚官司中都吃了大亏。
元明清时期,女性地位跌至谷底,丈夫的称谓也变成了相公。这个在隋唐时期专指宰相的尊称,此时竟成了妻子对丈夫的敬称。虽然影视剧中相公听起来很亲昵,但在古代这可是相当正式的尊称。
文人雅士的谦称艺术
古代文人最爱谦虚,连称呼妻子都要自谦。比如拙荆并非说妻子笨拙,荆指的是古代贫寒女子用荆条做发簪,这个称呼其实暗藏炫耀。贱内也不是侮辱,其中贱是丈夫的自谦,内指内室之人。类似的还有浑家荆人等,都是文人特有的谦辞。
地域也有不同的称呼习俗。江南地区称妻子为堂客,这个出现在《儒林外史》中的称谓,表示妻子虽为外姓却被视为家人。右客则源于古代宴席的座次规矩,男左女右,右边的妻子就被称为右客,这个称呼通常用于年轻媳妇,含有尊贵客人的意思。
这些丰富多彩的称谓,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,也展现了夫妻关系的时代变迁。从最初的相对平等,到后来的男尊女卑,再到文人雅士的谦称艺术,每一个称呼背后都藏着一段历史故事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新宝配资-按日配资炒股-配资投资平台-靠谱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