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原标题:和讯投顾方闻:股市的逻辑从看懂到预判)
众所周知,逻辑是做任何事的核心。广义上,逻辑泛指规律,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;狭义上,则指人的抽象思维逻辑。在二级市场中,逻辑可大可小。小到找到5日线上穿10日线、技术指标金叉等指标的买入信号;大到对宏观经济脉络的理解与不对称性预期差的把握,这些都是逻辑。然而,不同的逻辑,无论从胜率还是盈利大小来说,最后的结果截然不同。本视频将由浅入深地谈谈二级市场投资的逻辑思维框架,分享一些日常自我精修的方法。首先必须明确的是,无论从宏观政策解读还是微观板块个股间的因果关系分析,都要先分清逻辑的对错。宏观政策解读难以在短期内快速进阶,需要长期积累国内外大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及最终结果。平时需要自我总结、动脑子去提升。国家施策往往看三步走:第一步,若能吃透逻辑,内因在政策迈出第一步时,不能仅凭借对政治逻辑的理解布局;第二步,恶意投资不可取,众人皆知的机会未必有收益,还可能接最后一棒;第三步,若能预判后续脉络,先人一步就能成为先手吃后手的赢家。当市场蜂拥而入时,正是获利离场、布局下一个风口的时机。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润往往是最大的利润。做到这一点,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能如鱼得水。在宏观层面,多数可见的逻辑并非核心,真正的内因需要自行挖掘,而挖掘深度取决于日常积累。将大事件的逻辑延伸应用于二级市场,同样需要这种能力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每天都有海量信息涌现。需要养成常规类整理的习惯,挖掘被忽略却有价值的内容。若同一事件在未发生本质变化时出现与原有逻辑相悖的情况,说明原有逻辑大概率错误,必须纠偏。这一点在二级市场尤为明显。我曾在文章中提到,当年在走出来之前,我的状态是:在买卖一个股票的时候,脑海中常出现两个相反观点打架的情况。其实,这是因为真正读懂市场信号的能力不足,盘面无效信息过多,导致逻辑判断扭曲。如何改善呢?我的经验是坚持独立复盘且尽可能深入。既要分析当天板块间的逻辑联动,又要细化到个股走势的相互影响。短期内可能毫无感觉,但按月或按年回顾时,会发现对市场的脉络理解越来越清晰,甚至能感知其呼吸节奏。复盘的意义在于理解因果的相互转化:从当天的果反推背后的因,长期总结领悟后会形成盘感;最终能从当天的因预判后续的果。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若能坚持到这一步,离在市场中走出来也就不远了。新宝配资-按日配资炒股-配资投资平台-靠谱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